第二天郭路要告辞,高峻峰坚持让他们去参观水稻种植基地,说便于以后合作,郭路其实也没想好是否和赵延军伙在一起搞那个米业,但目前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先熟悉业务也好。
高峻峰有公事要忙,让小林开了辆商务车拉着他们各处转悠,李哪吒把狙击枪的袋子也带在身边,以防服务员收拾客房看到。
来到种植基地中心所在的尹家村,收获的气息扑面而来,现在田地里的秋收已经结束,只有成捆的稻秸秆在田里有规则地摆放,而在水泥晒场上,能看到一处处的稻子堆散积在那里,也有很多的人在晒场上看稻子。
这晒场是农户共用的,别人看似没啥区别的稻粒,一堆一堆几乎挨在一起,各家主人都认得清楚。
粮商就是在这里看粮,和稻农谈价的,郭路过去时,一伙南方粮商正和一个老农谈采购他的稻子。
南方老板扒拉着手里的稻粒说:“是不是年景不好啊,你这稻子不熟啊,这样的粮我买回去打不出几斤米,要亏死啦!”
老农说:“你可说错了,今年夏天雨水足,秋天雨水少,下霜还晚,稻子比往年长得都好,老板你买回去就偷着乐吧。”
“怎么会呢,我看这样子也就六个出米率吧(百分之六十),你价格再落落我多要点儿。”老板还在磨价钱。
老农身后一个虎头虎脑的青年站出来,对老板不客气地说:“我今年没涨价已经算你捡便宜了,你为了讲价钱踩咕我家稻子可不行,就你手里那把,出米没七十二我白送你。”
老板一听来劲了,喊道:“小刘,过来验一下出米率。”
小刘拎着个箱子过来:“有电源吗?”
青年稻农扯过一个活动插座:“啥没有啊,尽管验!”
小刘拿出天平和小型试验精米机,把老板手里的稻子添够量倒入天平称重,然后倒入精米机开始研磨,青年稻农看着他的操作“切”了一声,没说别的,这时也围过其他一些人,都在那看结果。
小刘称完最后的样品,有些不甘地说:“725!”
“这小伙子说得真准啊!”围观的人都称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