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太宗,叫赵光义,是第一任皇帝赵匡胤的弟弟。定都东京汴梁城。这天赵光义正常升殿,文武百官参拜均已到齐。此时边关告急的折报早已传上京城 ,说大辽国的元帅韩昌,带领兵马已经大军压境,请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此次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宋天子就是想派个良将,领兵出征,大破辽军,好保护大宋的江山。想到这儿他忙说:“众爱卿,有哪位能够讨旨领兵挂帅,杀退敌兵”说完往下边望去,半天没人答话。他以为没听清楚呢:“众位爱卿,何人领兵挂帅,去抵抗辽国”又看了看,还是没人答话。赵光义这时候发火了:“众爱卿!常言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太平年间你们拿着国家的俸禄,受尽皇恩;怎么到了国家危亡用人之际,却无人出力了呢”文武百官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答话。
那位说了:为什么没人讨旨呢是朝廷没有厉害的武将吗不是。当时大宋朝实力是很强的,拥有大军百万,文官集团是足智多谋,武将集团更是勇冠三军。文官集团有左班丞相王苞王延龄,右班丞相赵普,正卿侍郎吕蒙正;武将集团主要有十大王领头。十大王分别是是:铁鞭王呼延赞,开国王曹斌,长胜王石延超,金刀老令公杨继业,外号叫杨无敌,东平王高怀德,平东王高怀亮,小梁王柴勋,汝南王郑印,还有八王千岁赵德芳,西宫国丈、掌朝太师潘仁美。
那么,既然这么多文官武将,为什么不讨旨领兵呢原来是大家互相谦让客气,谁也不好意思迈出第一步!就拿老令公杨继业来说吧,一听北国侵犯中原,紧握双拳,虎目圆睁,心想:好啊!韩昌韩延寿,胆敢犯我国土,待俺跨马抡刀杀退辽寇,叫你认识认识俺杨无敌的厉害。于是他刚想讨旨挂帅,一扭脸,看见铁鞭王呼延赞气得牙关咬得咯咯直响,憋足劲要上前敌去会北国兵将。令公想:看样子呼王要讨旨了,那我就别讨了,最好让呼王当个元帅,我给他当先锋,叫我家的几个儿子当战将。我们两家齐心合力,管叫韩昌军马大败。所以,杨令公没说话。呼延赞看看高怀德,高怀德正看杨继业。呼王想:要讲呼、杨、高、郑我们四位的文韬武略,够帅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