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你可真聪明,竟能想到将蔬菜串起来卖钱。”梅花嫂子赞叹不已。
“这也是无奈之举啊!你也清楚,镇上的吃食铺子,又何止我们一家。若不尝试创新,又怎能与那些老店一较高下。”
小溪所言不假,芙蓉镇虽算不上大,但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确实不在少数。
回头客自然是不在少数,自家不过才开张不到一年,又怎能与那些老店相比,只能在“新颖”上多费些心思,以此来招揽更多的顾客。
梅花嫂子听后,深表赞同,频频点头,“你说的对,这与我们开书肆可大不相同,毕竟每家每户卖的书籍都差不多,吃食主要讲究的就是一个好吃实惠。唯有两者兼备,生意才会兴隆。”
小溪让她先寻个地方稍坐片刻,自己则走进了厨房。
刚一进去,就见小莲正站在烤架前,不停地翻动着上面已经半熟的各种串串。
额头上早已挂满了豆大的汗珠,脸上更是沾上了不少黑乎乎的碳灰,活像一只小花猫。
厨房虽说宽敞,但通风效果自然是比不得外面,所以炭火燃烧得并不旺盛,这自然就影响了烤熟的速度。
见此情形,小溪不禁眉头微皱,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还没等她开口,几个大娘婶子就凑了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夫人,这后厨烟雾弥漫,呛得人难受,您怎么进来了?”杨大娘率先开口说道。
她这一生无儿无女,始终将几个小辈视如己出,说起话来格外亲切,宛如一家人。
“听相公说串串卖的还不错,就想过来看看,你们诸位真是辛苦了。”
小溪一眼便瞥见了那张陌生的面孔,嫣然一笑,柔声说道:“想必您就是姚大娘吧!这两日真是多亏了您。”
杨大娘几人赶忙摆了摆手,“不辛苦,只要铺子里生意兴隆,我们就算累死也高兴。”
且说姚大娘,只听儿子讲,东家夫妻的相貌极为出众,无论身处何地,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此前她尚存疑虑,毕竟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整日与土地为伴,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肤色肯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