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江挠了挠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甘,但他对方如今的敬佩之情让他选择了服从:“是,方长官,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拿口供。”
不一会儿,顾清江拿着一本口供回来了。
方如今翻阅着口供,眉头渐渐皱起。
老李和小赵昨晚在小酒馆喝酒,然后各自回家,这部分口供与老李的说法是一致的。
小赵看着老李上了黄包车,黄包车车夫也证实老李确实回了家,这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正常。
然而,后面的口供却出现了转折。
老李后来出门了,而且还是在三更半夜的时候。
更令人费解的是,他出门后还去打了个电话。
这个电话是打到哪里的?
为什么老李要在深夜出门打电话?
这些问题在方如今的脑海中盘旋。
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口供的后面,还有一张白纸,上面写的是王韦忠怀疑老李的理由。
老李之所以被发现出门打过电话,是因为一个邻居的指认。
要说这邻居三更半夜的出门,倒也符合情理,因为此人是个舞厅的服务生,下班的时间很晚。
他清楚的记得回家的途中看到老李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方如今想找此人作进一步的核实,但不巧的是,这人是个赌鬼,在录完口供之后去舞厅的途中,被债主逼债。
双方发生了冲突,邻居被债主一刀捅死。
而那位债主见出了人命,就此亡命天涯。
证据链不是没有,但有些生硬,不合逻辑。
邻居的死,透着蹊跷。
王韦忠通过小赵,了解到这个老李在有意无意地打听方如今的消息,但不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了老李的邻居负责盯梢和监视。
更加合理的解释是,这个邻居一直都是为王韦忠在工作。
而王韦忠对老李的怀疑,也并非一天两天了。
这次,是老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