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窦明道,“这是你六伯母娘家的侄儿,你就随着寿姑喊纪表哥吧!”
纪咏大方地给窦明行礼,儒雅谦逊,如翩翩佳公子。 窦明曲膝行礼,显得有些惊讶。 纪咏是来辞行的:“……曾祖父有个好友在保定府,这次出门,曾祖父曾嘱咐我去拜访。”
二太夫人忙道:“怎么不过些日子再去?这几天正是最热的时候。”
语气中满是关切。 “我准备过了中秋节和蕙哥儿、芷哥儿一起去京都。”
他笑道,“我有几年没见到伯父和父亲了,又正好可以随着蕙哥儿和芷哥儿一道去拜访拜访姑父。”
窦昭从纪氏那里听说过,纪家目前入仕的有六个人。除了纪咏的伯父在工部任侍郎,父亲在通政司任右通政,还有几个堂伯和堂叔都外放各地,或是做知府,或是做按察使,或是做布政使,前程都不错。这本应该是窦家最大的助力,但因纪、窦两家政见不同,纪咏的伯父也有意宣麻拜相,两家反而走得不太亲。但能有这样并驾齐驱的姻亲,彼此间却也不免互相高看一眼,并不影响两家私下的交往。 “去京都看看也好。”
二太夫人笑呵呵地说着,吩咐贴身的嬷嬷去拿些藿香丸、仁丹之类的药丸给纪咏:“天气太热,带在路上用。”
纪咏连声道谢。 二太夫人还不放心,拉着他的手这啊那啊地嘱咐了半天。 待到回去的时候,窦昭发现窦明悄悄地问二太夫人身边的丫鬟:“纪家表哥好像很得伯祖母的喜欢?”
“那是当然了。”
那丫鬟满脸的艳羡,“您别看纪家表少爷年纪小,可人家是南直隶的解元郎呢!太夫人怎么能不喜欢?”
窦昭发现窦明的眼睛闪了闪。 每当她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露出这样的眼神来。 重活一世,难道窦明的目标会从王楠转移到了纪咏身上? 她一直认为,窦明未必多喜欢王楠,不过是因为王楠是人人称道的青年才俊,前程远大,最得王家的重视,却喜欢上了气质高华的高明珠,她心有不甘而已。 窦昭还记得前世王楠趴在高明珠棺材上无声痛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