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种危机状况下,持续不了太久。
因为潜艇外壳毕竟已经破损,水压持续压迫下,内壳也坚持不了多久。
再加上动力系统严重受损,生命维持系统难以维继,氧气很快就会被用光,所以潜艇一旦沉没,救援起来也并不容易。
1953年,土耳其皮纳尔号军用潜艇沉没事件,就是如此。
22名士兵挤在一间密闭的鱼雷舱室内,等待救援,他们被禁止说话,禁止活动,以保证延长氧气的供给时间。
可三天过后,最终因救援不顺,被活活憋死在深海之中。
而顾几他们这次之所以能这么快来到这里。
一方面是俄军潜艇恰好配备了接驳艇,另一方面,也是军事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提升了潜艇抗压强度。
否则900米深海实施接驳调查,放在以前,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驾驶员,你来负责打开接驳口!其余人,准备震爆弹!”
“是!”
“等等,你要直接在这里打?”
卡维尔前脚刚下达完命令。
戈鲁科夫便伸手拦住了他,“潜艇接驳处非常脆弱,一旦受到影响,我们都要跟着玩完!”
“那你想怎么样,难道主动下去,等着让里面的极端分子一锅端么?”
“卡维尔说的对,震爆弹的威力,还不足以影响到接驳口,丢几枚下去,把战场拉到‘虎克’号内,是个不错的选择!”
“放心吧,就算真开火了,我们也会避开接驳口的!”
卡维尔反问一句。
梅森和其他北约士兵,便跟着劝阻道。
这无疑气得戈鲁科夫牙根儿直痒。
没办法。
谁让人家人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