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拿着名册目瞪口呆,“有三十七个人没有教室桌椅,要不每个教室多加六张桌子吧,剩下的以备不时之需。”
秦小舟点头,“学堂的事情你拿主意就好。”
陆燕满面红光,十一岁的小姑娘机灵又聪慧,“锦绣跟着我一起吧,有空的时候还能去跟着读书识字。”
秦锦绣希冀的目光看着秦小舟。
秦小舟揉揉她的脑袋,“去吧,过两年把石头也接到县城来,让她也跟着读书。”
书院每日早上七点半就要进教室,绣娘踩着朗朗的读书声坐在绣楼做工,要是在西边的窗子看出去,还能看见半山腰隐隐绰绰的书院飞檐。
苏晚娘又哼起了江南小调,李珍把一颗颗珍珠穿进针里绣在衣服上,抬头就看见窗外的树枝上喜鹊叽叽喳喳地叫。
众人听了高兴,立即有人把喜鹊的模样绣在衣服上。
八月初六,陆云行参加院试,依旧是在丰谷县考,依旧是陆家人一起去送。
考完就是中秋,家里一派喜庆。
九月底,陆家就迎来了欢天喜地的锣鼓声,陆云行考上了秀才。
王兰大喜,但陆云行并不主张大操大办,“请舅舅和舅公还有村长来吃个饭就好,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喜事。”
陆云风点头,赞赏道:“好,等以后考上举人进士,大哥给你大操大办。”
转眼一年秋末,李珍就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发动了。
叶肃虽不懂生孩子,但是王李氏懂,她早早的请好稳婆,还请了兰医女去坐镇。
一直到次日清早,迎着朝阳,李珍生了一个儿子。
王李氏抱着孩子,泪流满面,小心清洗后抱去给叶肃看,也给王以宁看,“这是你弟弟,以后啊,你再也不是没有弟弟依仗的孤女啦。”
这世道,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而要想在婆家不被人欺压,娘家有没有兄弟也很重要。
王以宁轻轻摸摸弟弟的小脸,“我会好好照顾我弟弟的。”
王李氏笑着骂她,“秋收也结束了,你娘也顺利生产,你明天就回学堂读书去,我伺候你娘月子。”
陆燕已经能管理学堂,还让学子做绒花,在萧条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