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也低啊……”赵依依盘算,“国内每年高考几百万人,985院校收二十多万人,哪怕只有一半人智商在150以上,也是每年十万人,按比例算差不多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和万分之一差了一百倍啊!”
“没那么多,你估的太高了,这种事儿不能一拍脑门,150是很夸张的概念。”宋河摇头,“国内天才率也就比我们筛的其他国家高个七八倍吧,因素很复杂,基因偏聪明是一方面,很大功劳还是义务教育和营养保证,大脑有可塑性,从小头疼数学题和从小天天看蚂蚁上树,最后会有差距,从小能吃饱和天天吃不饱也有巨大差距。”
“所以基金会打算从全球范围筛出多少小天才?”赵依依问。
“多多益善,但各方面因素干扰,不是咱们能痛痛快快随便筛的,最初我定的目标是每年从全球筛一万个神童出来,但基金会各方面给我反馈的数据来看,即便加大投入,每年能筛六千个就很不错了。”
“每年六千个,相当于一年两所中学?”赵依依说,“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总共六个学校就足够了,但你照片上明显新建了不止六个学校啊?决策失误吗?”
“暂定是九所学校给这些小天才用,但不会是固定的校址,而是每两年一换。”宋河解释,“新建的这些学校最后都要捐给各地,乘黄基金会不断建新校。”
“等会儿……”赵依依有点迷糊了。
“拿京海七中举例,记得七中吗?”宋河问。
“记得记得,京海市最差劲的学校!”赵依依连连点头,“七人间宿舍,高一高二宿舍没空调,一到夏天七中倒霉蛋们经常中暑,操场塑胶跑道像狗啃的一样,晚上跑步能磕掉牙,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天天忙着打虫子,怎么打也打不干净,因为学校旁边就是玉米地,地里每次一喷农药,铺天盖地的虫子跑来上学。”
“你知道的这么详细?”宋河吃惊。
“会考的时候考场分到那边去了,我们其他学校过去考试的学生都非常震惊,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破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