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握着这么多钱,徐父徐母也没地方花,除了买生活用品之外,就是把房子翻新了一下,花了十几万,那在农村已经是相当豪气了,是老两口这辈子花的最多的一笔钱。
近几年县里来投资的外企和新兴起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木材和钢材就成了刚需品,县里想增建一个木材厂,徐敬文不知从哪知道了消息,非常想投资,跟木头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年纪大了却又没事干,到头来还是想延续和木头的缘分,对于投资,徐敬文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对此他还买了几本书来研究,可由于不识多少字,白买,就只能打电话问王佳黎和徐建斌,他也想问儿子的,可想着儿子现在这么忙,又不从商,就放弃了。
县里这次决心很大,要建的木材厂规模也很大,预期投资一千万,吸引民间资本四到五家入驻,徐敬文本想着反正是自己搞,没什么难的,但为了确保安全,县里要求必须是团体资金,也就是非个人,这样徐敬文才找到之前有技术懂点知识的老朋友,连续几天都在商量。
徐凯的父亲是个老手,干过木匠也干过铁匠,啥都懂点,技术也很好,就是年纪大了,家里的事情基本由儿子在管,现在用木匠的地方又不多,就闲了不少,徐敬文一找他,还有些担心,他没钱啊,偌大个木材厂,他也没参与过,后来听想让他当什么技术监员,更是无法理解。
就这样,徐敬文拉着他组起来的老伙计,三天两头找徐凯的父亲喝酒吃饭,终于在今天把他说服了,怪不得那么开心呢。
“行,你回去吧,等你二叔醒了,我告诉他。”听到这个回答,徐凯就告辞走了。
刘美玲这可不淡定了,虽说现在家里不差钱,但听着这投资的金额,县里出一部分,再分成四五家,那也得一百万往上了,可不是小数目,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打电话问问儿子,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晚上十点多,徐敬文醒了,只觉得口渴难耐,嘴唇发干,拿起炕头上已经凉了的一碗水,一饮而尽,轻喊了几声,没人回应。
来到大间,只看到老伴正在翻存折,“你这是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