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六年(公元227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大败曹休。
登基为帝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汉使者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以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废叔继位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公孙渊遣使向孙吴称臣,企图以孙吴为外应以叛魏。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遭到顾雍、张昭等群臣反对,但孙权仍然派张弥、许晏等人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认为孙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孙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曹叡。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后听从朝臣劝谏,才未出征。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后来得知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大军来救,于是撤军。
赤乌三年(公元241年),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不利而还。同时,车骑将军朱然围攻樊城。同年五月,太子孙登去世。
两宫之争
在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公元242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