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洗了手,坐下来吃饭。
“爹,大哥他们啥时候起房子?”苏宇咽下嘴里的饭,喝了一口汤,问苏老爹。
“等你新房落成,就得秋收了,秋后才能起。”
苏老爹夹了一筷子菜,沉思了会。
“爹,你说到时候俺和翠花买地,该种什么?”苏宇发愁,他怕下地是地种他而不是他种地!
牛老爹看了女婿一眼,大抵觉得他不中用了,低头继续吃饭。
“到时候再说,看看你们买哪里的地。”苏老爹对小儿子季节不分五谷不识有些认知,夹了一块肉进嘴里嚼了吞下去,他才慢悠悠道:“要是不会种,就佃出去。”
苏宇写话本这事家里人都知道,他又不是要科举,写个话本没什么不好。
写话本他还能安静一会,不写,看他整天去挑大熊,挑不过去追苏安家那只小狗崽,被小狗崽追着咬,衣裳袖子都被扯破几件了!
“那俺们得多买一点,到时候佃出去,收成也多。”苏宇喜滋滋的,幻想美好的未来。
“你们要买多了,不如买个庄子。有庄户给你们干活,也不用找人佃出去。多的收成还能卖银子,一举两得。”苏平和苏安往年收完自家地里的作物,都会去林员外家干活,对庄子也有些了解。
这买庄子,只要不超额,即使没有功名,也只是地主乡绅,不会入商籍。
“他们买山头和那荒地就花了两百多两,再买庄子怕是不够。”苏老爹摇摇头。
“庄子想买也没处买,牙子那里是有,就怕里边沾点阴司。”苏安往外走的多,对这里头的门门道道多少知道一些。
“庄子不急,俺们银子也不够。”苏宇咽下一口青菜,“俺看鹤轩功课挺好,要不把他送县里上学。鹤川数术好,县里应该有教这个的先生,让他也去。”
他这话题跳的太快,大家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同担心银子,俺每个月都有润笔费,够他们读书的。”
村里别的人家,一对夫妻平均有四个孩子,而苏家不算上大妞,总共也就三个孩子,算得上人丁单薄。
“等以后他两要是想科举的,就继续读。要是不想,有别的想法,就另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