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为十里一亭,有亭长;十里一乡,乡有蔷夫、游缴、三老,皆属斗石小吏。游徼和亭长等职位共同组成了地方治理的基本框架。不同的是亭长是亭级吏员,而游徼则属于乡级,两者在职责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各有侧重。
两晋十六国时期,里、亭、乡这三种低级行政单位早就混乱无比,有些地方甚至三四十个里才有一亭一乡,但蔷夫、游缴、三老,这种基层吏员仍然十分重要。
而这个奚充国属于县游徼,官职俸禄要比乡游徼高出许多,属百石吏,和后世的捕头相同。
将脑海里的忧虑与慌乱甩掉,顾恺之迈来步子顺着石梯向城楼走去。
天色已完全黑暗,西都城的城墙每隔十余步便有铁器架设的篝火用来照明,不时能看到一队队士兵举着火把来回巡逻,防止城外之敌夜间偷袭。
“县令大人,您怎么来了?”
负责西城守卫的是一名县中校尉,发现顾恺之过来他连忙上前说话,但在明灭火光的映照下,他的脸色却不太好看。
顾恺之当然也知道县里许多官吏皆瞧不起他这个空降的县令,只道:“反正也睡不着,便上来看看。”
“此为险地,您不该来此!”
说白了,这个校尉还是怕顾恺之不懂兵事,如果脑子一热对城防指手画脚反而不如在县衙里做个吉祥物来的实在。
好在担忧是多余的,顾恺之对于这个只管八百人却敢顶撞自己的校尉抿嘴一笑,自顾自的在城头上转悠着并未多发一言。
自古边地多战事,西都城防比其他地方更为严谨。城上灯火通明将下方的地块照的一片煞白,士兵披甲执锐分三岗轮流戍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女墙后每隔二三十步便设有一架床弩,虽未上弦,但旁边木箱里放置的巨大弩箭却在夜里灯光下泛着道道寒芒。
拿起一其中一根在手里掂量,份量不轻,箭簇没有半点绣迹锋利无比,若是被这样的弩箭射中身体,顾恺之不敢想象会遭遇何种疼痛。
丁三水看了一眼天际的朗月,呵出一口热气,紧了紧身上的单薄的衣服说道:“此地一到夜里怎会如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