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8/11)页
下电器成为众矢之的。但松下电器显然更倾向于采纳大卫-格芬的意见,毕竟,他们对好莱坞的权力斗争知之甚少,能够看到的,只有interscope唱片遥遥领先的销量。于是,道格-莫里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吉米-约文和泰德-菲尔德完成与mca的协议,把interscope变成了这家音乐集团的旗舰厂牌。”
    “收购完成的当年,interscope即为集团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凭借着bush、2pac、和snoopdogg的专辑,它成为了二十年来第一个霸占公告牌专辑榜前四位的厂牌。1996年全年营收25亿美元,帮助松下电器高位售出mca,将集团转让给了加拿大的饮料巨头西格集团。”
    “西格入主之后,mca被重新命名为环球音乐集团,由道格-莫里斯继续掌舵。而旗下最重要的厂牌interscope,则在环球音乐收购了宝丽金唱片之后,与宝丽金的a&m唱片以及格芬唱片合并,成为了现在的interscopegeffena&m。风头最盛的时候,interscope一个厂牌,就能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30。”
    “第一局对决的胜利者,的确是吉米-约文和泰德-菲尔德。但道格-莫里斯没有选择举白旗投降,interscopegeffena&m的强势,极大地挤压了其他厂牌,特别是索尼和华纳对标厂牌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虽然interscope在对说唱音乐的围剿中幸存了下来,但他们的敌人却比之前更多了。索尼、华纳,包括环球自己的ceo,都希望看到interscope一蹶不振。道格-莫里斯想要在环球内部扶持起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也就是inddefjam。2000年以来,idj一直在努力追赶interscope的步伐。一般来说,最强大的依然是interscope,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唱片,而第三位就是inddefjam了。除此之外,莫里斯还想创立一个新的分支,进一步削弱interscope在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但由于二十一世纪初,环球音乐集团一直在经历着剧烈的结构调整,直到维旺迪入主才算稳定下来,所以莫里斯也就一直等到2006年,才与索尼音乐的克莱夫-戴维斯携手,由后者派出利普曼兄弟加入环
第(8/11)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逼我做平妻?我单开女户后富甲天下60年代:我有一块地凤归小仙医都市游大反派也有春天2再嫁春鸢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官道之绝对权力厄运先生阴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