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全世界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石英革命’,从日本精工集团1969年制作出的第一块石英表开始,这种比机械表精确得多,成本更低,售价也更便宜的替代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风靡开来。对于消
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对于把机械表工业作为国家支柱,把机械表制表工艺视为民族特征的瑞士来讲,就是一场灭顶之灾了。所以,在瑞士,这场运动被称为‘石英危机’,而不是‘石英革命’。”
“整个七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初,瑞士的钟表行业都在挣扎求生,制造商从1600家减少到600家,从业人员更是从人锐减到了人。为了拯救这个行业和瑞士经济,他们推行了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降低机械表的价格。将金属表盘换成塑料表盘,把零部件从九十个减少到五十个,放弃手工生产,引入流水线。斯沃琪便是这条路线的典型代表,它们与石英表品牌直接展开正面对撞的激烈竞争。”
“而第二条路线,就是高级钟表了。部分制表商并没有试图让机械表变得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而是试图将瑞士精湛的制表工艺与奢华的高端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他们使用珐琅、手工雕刻、微型绘画、镶嵌细工之类的传统手工艺来装饰表盘,使用日内瓦印记或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来证明其卓越的机械性能。还成立了专门的高级钟表基金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机械表是奢侈品’,‘高净值人群就应该佩戴机械表’的概念。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和劳力士,这些被大众市场逐步淘汰的品牌,都试图提升自己的售价和品牌定位,以进入高端市场寻求庇护。”
“你听起来有点愤世嫉俗,麦蒂。”韩易笑了笑,“对于他们试图为人类社会树立的这个趋势,你有什么看法?”
“我想我只能说……一切都是为了生意。他们推广他们必须推广的概念,以保持品牌的相关性和盈利能力。”生意人家庭出身的麦迪逊看待此类问题的态度相当客观,“但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让他们的产品在超高净值的客户眼中变得值得购买,因为亿万富豪们可不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