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这番话语,梅俊瑞心中暗自思忖道:“他们本就是亲兄妹嘛。”但嘴上还是赶忙回应道:“回圣上,依我看,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同病相怜吧!想当初,小儿他自呱呱坠地之时起,身子骨便一直十分孱弱,老夫和家人当时甚至都担心他难以养大成人呐。
后来,贱内听信了她娘家亲戚的一番建言,便命人将尚在襁褓之中、刚满一月有余的小儿抱去,拜了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为师。
那位道长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他亲手制作了一个精巧的背篓,然后将小儿放入其中,自此之后,便背负着小儿四处游历闯荡起来。就这样,一直到小儿长至十三四岁之际,那道士方才准许他归家。”
说到此处,梅俊瑞稍稍停顿了一下,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之意,接着继续说道:“只可惜,待到他归来之时,我梅家的境况已然大不如前啦。
家中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拮据,老夫的双眼也不知怎的突然失明,再也无法视物了。而书院和田庄方面的收益也是每况愈下,常常处于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
万般无奈之下,老夫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再三之后,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安排他跟随夫人娘家的亲戚外出经商。而这位亲戚,正是来自潍州李家的家主李孝武。
说起我夫人的娘家,同样也是姓李,他们和李孝武属于同族之人。然而,虽然有着血缘关系,但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五服的范畴,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为疏远。
不过,那李孝武曾经是妹夫英国公麾下的一员猛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承蒙妹夫的大恩大德,李孝武得以摆脱奴籍,重获自由之身。正因如此,对于妹夫的这份天大的恩情,李孝武一直铭记于心,并时刻想着找机会报答。
当得知老夫希望能有人带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