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困于自身限制,却被拦在了修行的外面,终其一生,无法再更进一步。
    所以他才会总结心中所想所念,留下这些文字。
    因为曾经的入定状态,虽是转瞬即逝,却也获得不少启发,开创诸多思想名著。
    希望能够启发后人,寄以希望后世当中会有天赋出众者,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夙愿。
    后世曾有记载,老子西渡归隐,行至函谷关,函谷关令尹喜登楼远望,见紫气东来,便知有圣人将至。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把守的关令尹喜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果然见老子骑着青牛徐徐而来。
    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
    这便是《道德经》的由来。
    也许这是真的,但里面也有部分夸大的事实。
    “看来老子当年西渡,说不定是为了能够突破自身,寻求修行方法才对,也许他像我一样也发现了人类缺乏灵性,所以不能踏入修炼,最后只留下思想传承,却无修行之法门。”
    叶秦不知道老子最后有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但很大可能是没有找到的,否则到了函谷关,留下的应该是具体修炼法门,而不是《道德经》这篇思想名作。
    不可否认的是,老子此人,是有大才,仅凭瞬间的顿悟,就能够有此感触,足以可见他的天赋还有才华。
    奈何先天条件不够,受到先天桎梏约束,身为人,终究没有灵气,否则说不准还真的能够成为修行第一人?
    自古至今五千年,其实像老子这样的先贤或许还有很多,也许在古代,有些人真的摸到了修行之门,看到了曙光,但是却因为自身还有天地限制,无法找到修炼法门,所以只能留下只言片语,启迪后世。
    这样的人随口都能道出几个,如吕洞宾,庄子等。
    叶秦感触颇深,也颇为可惜,但哪怕是思想巨著,也足以对他有很大启发。
    若没踏入修行之前,这些思想巨著只能启迪思想,但当踏入修行之后,才会发现,这些先贤思想,当真是超前又玄奥,蕴藏大智慧!
    这不属于修行法门,却是一种难得的对天地、自然之间的感悟总结。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替嫁给冥王后,他竟要剜我心头血我对疯批男主手拿把掐那些年抛弃渣夫渣子后,我过得爽爽爽!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为爱入狱,妻子却奔赴白月光我就上个恋综,作精弟弟你急啥?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卸戎装赴凰途,病娇太子日渐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