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个主意好!快!快点写告示,四处招兵!”
就在屯扎的附近就开始招起兵来了,到处张贴这招兵榜文。结果,还真被他招来个英才。谁呀?李世民!
咱说了,李世民在汾河边饮马,发现了诏书。李世民有心回归晋阳去搬兵。但是,路程太远,远水不解近渴呀,李世民也着急呀。所以,赶紧地想要通报附近的隋朝官兵。一看有榜文,哦,闹了半天,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在这里呀。哎,他有一部分人马呀,左屯卫人马不少啊,那为什么不去救皇帝呢?啊——李世民,您别看才十六岁,但其对朝廷人员颇为了解。因为平常在家里,自己父亲也会给自己介绍朝中这些大员。刘文静更是指点江山,整天地认为朝廷当中这个不如自己、那个不如自己,反正都不如自己。尤其这屯卫将军云定兴,他整天提:“这就是个小人呐,要本事没本事,要拍马屁一个鼎仨!你说就这种人居然当了左屯卫大将军!这隋朝能不完吗?”所以,李世民对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是有印象的。一看,一琢磨,李世民明白了——看来云定兴他现在没主意,也不敢去救皇帝。哎呀,既然如此,我何不去投军去救皇上?!
李世民自打发现诏书,脑袋当中就合计:我应该怎么能够救皇上?
他为什么想救杨广啊?李世民知道啊,现在杨广对自己父亲怀疑,让自己父亲去修晋阳宫。这晋阳宫修不成,那杀自己父亲一个抗旨不遵之罪。如果说晋阳宫修成了,修成了,难道说父亲就能活得了吗?杨广肯定会找其他的理由再杀父亲。所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那么怎么才能救我的一家呢?这也是李世民这一次出来散心的一个目的,也想好好地想一想——如果到时候,杨广这么问,我应该怎么回答;皇帝那么做,我应该怎么对策?没想到现在得知杨广被这突厥给围了。哎呦!李世民认为这可是个机遇啊。如果说我这一回能够把皇帝给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