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晗勉强笑了笑,继续说道:
“后来证明是我多虑了。她不仅不介意你的抵触态度,反而对你格外的关注。我渐渐发现,她对你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家里的任何一个人。”
“当时我以为这是小孩子之间的摩擦造就的羁绊,但事实证明我又错了。她对你的关注和用心,已经超过了正常的限度……我是说,很多细节是难以评判的,只能用女性的直觉来解释。”
“比如呢?”姜潜忍不住插言道。
相对于“直觉”一类的非客观判断,他更关注具象事实。
“比如……”
温晗顿了顿,微微蹙眉,就像回忆起了非常不愿细思的画面:“比如我发现,她远远看着你时的目光,不像是一个女孩子对弟弟的关心……”
“不像是关心?那像是什么?”姜潜继续追问。
“像是……”温晗字斟句酌道,“像是充满忧伤的,深情不设防的怜惜……我几乎从没在她脸上见到过这种表情!”
“……”姜潜沉默了。
他尝试着理解温晗的描述,内心波澜迭起。
如果温晗的描述是真实准确的,那么,是什么能让一个女孩子,为一个对她充满敌意的男孩心生怜爱呢?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吗?
不,这只能说明,虞煊很可能早就“认识”自己!
这么看,她能来到姜家这件事,也并非偶然。
姜潜再度闪回与姐姐的最后一面时听到的那个“三生三世”的故事。
虽然仙侠剧情的设定放在超物种世界观下很扯淡,但姜潜还是颇受触动,甚至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思路:
首先,“三生三世”如果不是字面意思,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在暗指“三段时间”呢?
不是有一种说法吗?七年就是一辈子。
这是寓意着人生是分为不同阶段的。
按照这个“人生阶段性”理论,如果把姜潜迄今二十一岁的人生划分成不同的时期,刚好可以分为:云濯时期,姜潜蒙昧期,姜潜清醒期。
以此分别对应故事中男女主角相爱相杀的第一世、赎罪守护的第二世、奉献成全的第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