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10)页
    佛门基本教义之中,有四谛八正道之说。
    “苦、集、灭、道”为四谛,是说认知到痛苦,明白人生为什么是痛苦的集合体,灭去痛苦的根源,最后达成无烦恼的道境。
    八正道就是修行四谛的八种方式。
    但其实,后世僧人们在修行中实际去摸索,代代积累,提出来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划分方法。
    佛家一切法,不离于二谛,一者世俗谛,二者胜义谛。
    世俗谛,指的是世俗中常见的能直接触碰到的真实圆满。
    比如说钱财,一个人求财,他得到财富,自然得到了很多快乐,这就是世俗谛的一部分。
    名望、权力、交欢等等,都属于这个部份。
    摩诃叶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可以说是当今世上,佛门之中,最能够代表世俗谛的人物。
    而胜义谛,指的就是与世俗谛对立又相依的存在。
    世俗谛的出发点,全部都是自我,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胜义谛则是一种无私,以这种无私,去追求一种更殊胜的、更珍贵的意义。
    贝叶佛经是佛祖和须菩提流传给后世的宝物,佛祖临死之时,心中想的不是让自己如何存活,完全是想要化解佛魔一体的祸患,不使世人受苦。
    须菩提制成这本佛经后,一直没有仗之扬名,为了这本佛经的使命,空耗了不知多少精力。
    可以说,这本经书就是佛家胜义谛的体现。
    摩诃叶的“如来破谛”,正是能够破除这两种真谛之间的隔阂,使自己身为世俗之人,而能够拥有胜义之力。
    当年他参悟出这个绝招之后,有想过对祖传两件佛兵中的某一件施展出来。
    不过这种绝招,只能施展一次,因为成功一次之后,自己已经变成了混合体,再想跟别的胜义谛融合的话,基础条件就跟自己以前纯是世俗谛的状态截然不同,如来破谛自是无法再发动。
    摩诃叶估不出两件佛兵到底哪一件更有前途,因此一直迟疑,又隐隐觉得,两件佛兵似乎不能代表胜义谛,强行忍耐数十年。
    直到得了这本经书,他才算是得到了一本最毋庸置疑的目标。
    天可怜见!!
    当时他看到杨素拿出这本经书的时候,用了
第(1/10)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替嫁后,残疾王爷天天找王妃贴贴巅峰红人不跪舔后,白月光追悔莫及桃源傻医重回社会,我亦是无人敢得罪的存在带女儿骨灰跳楼后,我重生了九渊剑主青云直上:从救了市长夫人开始葬神塔镇世八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