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皇帝身体不好的事,众所皆知,没有什么好隐晦的。为了大局着想,早日立储乃是当务之急。万一皇帝哪天真的出了事,有一个现成的储君,比起皇帝驾崩后再立储,可谓是天壤之别。
    包拯不止一次地上疏过,让皇帝早日立储。
    “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五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陈尧佐道,“皇上无子,能立者,唯郡王也。”
    包拯这种私德堪称圣人,又在民间威望甚高的纯臣,无论是任何一代君王,都是会重用的。如果包拯能够活到七十岁,那他势必还能辅佐下一代天子。
    皇帝让包拯为范仲淹的副手,既有支持变法的意思,也有对新党不满之意。包拯既然担着这个担子,那就势必是要把纯臣这一条路走到黑了。
    可不投靠旧党,但是投靠郡王赵宗实,不也是变相地支持旧党吗?毕竟赵宗实身后站着的,可都是旧党。
    既然旧党已经掌握了包拯的命脉,何必要把人逼到绝境?直接让包拯转向旧党,才是上策。
    宋痒嘴巴往下撇,心中不以为然,面上却是接着陈尧佐的话继续劝,“陈大人所言甚是,大人再三上疏支持郡王,郡王心中,必然感念。大人如今已经是如此威望,可令郎年幼。真正能够给令郎前程的,还是郡王。
    “寇大人何等威望,甚至是有了救驾之功,可寇大人到底下场如何,后人的遭遇如何,难道还不是前车之鉴吗?”
    大宋跟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其中武将不被看重不说,还以文官节制武将,爵位基本不世袭,几乎是形同虚设。即便是你有一个宰相的父亲,只有父辈当权的时候还能过上好日子。等到父辈去了,也就是人走茶凉。
    当年寇准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可谓是功在千秋,是何等的功绩。后来又遭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贬所。
    包拯如今站队,就等于提前支持了储君。
    这是从龙之功。
    天底下谁能拒绝得了从龙之功?
    “陈大人跟宋大人实在是太看得起在下了。”
    包拯面沉如水,“官家对包拯有知遇之恩,再造之德,我唯有粉身以报。郡王乃是官家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陈浔小黑子武逆九千界葬天神帝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陈浔小黑子危!刚重生就惹到必死的王爷八零,易孕娇妻被绝嗣糙汉宠哭了重生本是无敌路,多个系统多条路穿书救闺蜜,病娇夫君天天争宠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被扫地出门?假千金夺回气运虐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