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司?”
前一句略有迟疑,第二句便是断定。
“你是玉罗刹!”
伯懿声若洪钟,含有隐怒。
提刑司。
一年前由圣上仿前朝旧制而设。
独立于三法司之外,只听从圣人之命。
天下间的疑案冤狱,只要圣人认为有必要,提刑司便可越过三法司直接介入。
圣人兴致勃勃,还特为提刑司亲笔御赐“无涯”二字,暗含“法理无涯”之意。
为应对提刑司事务与一应差遣,更是打算从各地军中精心选拔精锐组成提刑司的“无涯卫”。
提刑司既是听从陛下差遣,若陛下日后掌了实权,无涯卫便是陛下的亲兵。
人人欢欣鼓舞,以为这是陛下试图从齐国公府收权,着手亲政的第一步。
毕竟泰半朝堂都被齐国公府把持,陛下若想要收权,只得另辟蹊径。
只可惜满朝文武还未来得及反应,齐国公府便开始大刀阔斧地介入。
提刑司从里到外,一桌一椅,一人一木,皆由齐国公府那位小公爷一手安排,美名其曰:
“为陛下分忧。”
甚至还特意请来了一女子坐镇司尹一职。
据说,该女子是断狱查案的高手,其开设的“玉里馆”专为百姓解惑辩冤,在民间颇有声望。
此时回过神来再想想其中之微妙,朝中清流大呼上当。
这哪里是陛下的亲军,这分明就是齐国公府借陛下之手成立的绣衣直指!
当初汉武帝设立绣衣直指,专司特案查办。
虽奉命讨奸、治狱。实则上察百官,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一切事由,皆由心所造。
后来,更是一手造就了“巫蛊之祸”。
哪怕如今领头之人非朝臣而只是个女子,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明断冤狱?那岂不是只要事出有疑,提刑司便可随意介入?
想到这一点,举朝上下无不心惊。
这可真是一步好棋,悬在众人头顶,教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伯懿当时听闻此事,待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也只得叹一句:齐国公府,当真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