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郭向北意思,刘宝勇沉默了。
即使他再不愿意郭向北去,可是连上面都没有明确阻止,他又有什么理由劝阻呢。
四九城。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各机关单位组织干部工人开展爱国活动。
赵冬梅作为优秀干部,被街道办赋予重要使命。配合宣传科组织辖区内群众、待业青年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文艺活动。
唱歌跳舞、京剧相声、杂技气功表演等等,光是节目就三十多个,她需要时刻盯着节目安排,调解表演者出现的各种问题,忙的脚不停歇,嗓子都快喊哑了。
等到活动结束,她整个人都差点累趴了。
“冬梅同志,看你累的,赶紧回家休息,剩下的事交给其他同志。”
街道办主任看到她满头大汗,走路都打飘,赶忙让她回家。
“谢谢主任关心,那就麻烦其他同志了。”赵冬梅也没客气,她确实累,但更多的是记挂家里一对宝贝。
自从李卫红生下双胞胎孙子、孙女,她干起工作来没以前那么积极了,整天乐呵呵和同事讨论孙子孙女如何如何,基本是到点就下班,就想早点回去看看。
连儿子一天想到的时候都不多。
一路打着招呼推着自行车出了单位,刚骑了一段就看到前面路口围着一堆人,笑哈哈似乎在看热闹。
以前如果遇到这种事,出于工作职责,她肯定是要看看情况。但今天她实在没心情,急着回家看孙子孙女呢。
“王六子你服不服?还敢不敢瞎编了?”
人群中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让赵冬梅立即捏了一把刹车。
“让开让开,别堵着路口了。”赵冬梅撑起车子,就开始驱散人群。
人群中一些人认出她,笑着打招呼:“是赵同志啊,您这是下班了。”
“对,同志们让一让”赵冬梅话还没说完,就听又传来一个愤怒高亢的孩子声音:“我宁死不屈!郭柱子你四爷爷就是没死,他当了叛徒还娶了苏修女人做老婆!”
赵冬梅脸色猛然一变,使劲拨开人群一看,果然是柱子。他正骑在一个十三四岁男孩身上,模样非常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