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能引起高层重视或者是舆论的发酵,作为“吹哨人”的他们,名利双收那是最基本的。说不定入了谁的眼,后面还能牵头具体的项目。那就赚大发了。
至于这几篇文章会不会侵害到湖砂产业从业者的利益,他们并不放在心上。一群泥腿子罢了。站在道德和学术的洼地上的他们只有挨喷的份。
甚至就算是当地衙门口都不敢为难自己这些专家。只能好商好量的沟通。甚至说不定迫于舆论的压力得把自己一行人再来考察一次。全程都得细声细气的说话,只为让自己能说几句好话。
三人沉浸在未来的美好之中,相视一笑。转而变成了哈哈大笑。
……
如三人所料。这类涉及到民生却又无关乎自身生计的”为民呼号“,总能引发许多人的讨论。
许多网友都在下面发表评论。但是绝大多数都外地网友,真正住在湖区周边的居民却是没多少。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持反驳的态度。
“这些挖沙船挺守规矩的啊。几年前那才是乱。不过后面衙门口出面整治了”阎老哈”那一伙人后,这边就好多了。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区域采砂,而且都是先把水文环境摸清楚了才作业的。周边几个镇许多人都围绕着河沙产业过活。衙门口有了效益,路也修宽了,堤坝也加固了许多,周边的居民生活水平比之前好了不少呢。别的不说,起码得大肚子病的人都少了。得了病衙门口也免费给治了。“
“我爸爸就是开船的。之前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挖,还要提防得大肚子病。现在一年倒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岸上。收入反而比之前还多了。而且劳保工具都是很到位的。哪有博文里说的那么可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湖区本身田地就少。我们比谁都更爱护这片湖。真要有什么不对劲,我们早就闹到网上了。“
……
不过这些湖区民众的声音,并不是主流。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网友的言论才是最热门的。
“别傻了,一般人谁有能力去做这些行业?有钱都不行,得有靠山”
“我们村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