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为良种田引入化学肥料,也是为了激发人探索农业高产的方法。
现在科研人员都知道,粮食要高产,除了培育良种,再有就是给田地补充氮肥,磷肥,钾等肥料。
方向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探索了,怎么才能大量,低成本制作化学肥料,主要是制作氮肥。
空气中氮气,怎么变成硝酸,氨气,是戴维的化学院,钱发拉的电学院重点研究的目标。
这不单单是农业的需要,更主要是制作大量炸药迫切需要。
“我大宋皇帝,为了民百姓免于饥饿,花钱百万,远赴海外,也寻到了良种,有一种作物,亩产量,要是告诉你们,能把你们吓死,亩产万斤,我大宋即将解决千百年的饥饿,你们可能不会相信,等我们推广开,我大宋必将民富国强,”赵拱说道。
杨四娘子,国安用听到赵拱的话,瞪大了眼睛。
胡湘说小麦产量五石,他们听了也感到夸张,这赵拱竟然把粮食产量说到了万斤,更特么的离谱。
“亩产万斤,我相信,赵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远赴海外寻找高产良种,当年是我们提出的,我们还出了一半的费用,”胡湘说道。
“可笑,三年前,你们偏居邯郸,大名一偶,何曾见过大海,”赵拱说道。
胡湘听到赵拱的话,这宋国太特么不要脸了,得到的良种不但占为己有,还当做是南宋皇帝的英明决策。
“那个亩产万斤的,是一种薯类,里面含水量高,产量是高,但不能天天吃,而且也不如小麦耐储存,还做不了军粮。”胡湘说道。
赵拱听到胡湘话,也愣住了,他还没有见过红薯,也是听朝廷官员互相传颂。
杨四娘子听到胡湘的话,怪不得产量高,原来里面水分大,水分大,吃了不抗饿呀,就像箩卜。
“胡公子,是不是像箩卜一样,”杨四娘子问道。
“和箩卜不一样,箩卜吃多少,也吃不饱,而且箩卜越吃越饿,那个番薯很抗饿,吃一两斤就饱了。”胡湘说道。
吃一两斤就饱了,那也比小麦厉害呀!杨四娘子心想。但胡湘说不能经常吃,是什么意思。
“胡公子,你说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