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菲儿没有这么做。
这个现象,使得爱德华三世的说辞,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如何在两国战争中,站住舆论的脚跟。
爱德华三世必须想出个办法。
而这个办法便是挖徐思灵。
不单单博内想到这点,徐思灵被点醒后,同样了然一切。
从菲儿成为圣女,并坦言支持瓦卢瓦王朝法国国王的合法性后,爱德华三世就不认为自己能让菲儿倒戈。
他的目光转移到徐思灵身上。
徐思灵是法国的完美骑士,教廷的惩戒骑士,圣女的专属骑士。
他的身份是特殊的,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法国,又能代表教廷,更能代表圣女。
如果爱德华三世能够挖来徐思灵,让徐思灵倒戈。
徐思灵站到台面,替英格兰直言否认菲儿的圣女身份,这将是爱德华三世打赢舆论战的惟一办法。
任何人否认菲儿的圣女身份,都没什么作用。
就连现任的英诺森六世教皇,要否认她的圣女身份,怕是也做不到。
难度太大,人民甚至不会信。
可若是徐思灵否认菲儿的身份
则能撬动一切,把整个舆论死局盘活。
所以爱德华三世,才让自己的母亲伊莎贝拉写信,不惜麻烦,左腾右转,将信跨过海洋,送到徐思灵手中。
信中更是亲切,明明他和布兰奇没结婚,都要像家人般称呼他为侄女婿。
拉关系的味道,充斥整个信面。
伊莎贝拉确实是在向徐思灵求救,但求徐思灵救的不是她,而是整个英格兰。
至于伊莎贝拉为什么在此时选择帮儿子,不再支持法国正统?
这很好理解。
爱德华三世和他的黑太子,用徐思灵的视角来看,和约翰、查理差不多。
双方都极其优秀。
法国有优秀的国王,出色的王位继承人。
英国同样也有。
甚至英国展现出的,不比约翰、查理差。
要不是徐思灵知道历史,他也会认为爱德华三世和黑太子,比约翰、查理要优秀。
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