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眼前根本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根本打不起啊!
或者说有必要不计后果付出那么多代价打一个潦草又匆忙且没有多大把握的仗么?
内阁诸臣不赞同
但是听了崇祯帝将那密信六字说出来,他们就知道皇帝心里是想要打的!
皇帝有这心思,他们完全理解。
原因很简单,无论做皇帝还是做将军的,都有两个至高无上的目标,要么做开国皇帝,要么做复国皇帝,要么做开国将军,要么复国将军!
除此之外什么盛世明君也不如这两个地位高,就是到了地下上百个历代帝王开趴体,你都能坐主桌。
崇祯帝虽然才干平庸,但从他勤政这方面就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有报复想大有所为的皇帝,至少是他想把皇帝这个职业做好,至少他不甘平庸也不甘躺平。
从他哥手里接下一个烂摊子,他最初的想法只是尽可能的守成,能将家贼给扫了,能将鞑子给挡住就行了。
至于收复辽东,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
然而,现实还是给了他一个大逼兜,家贼企业越做越大,甚至还有两家都上市了,鞑子串门也越来越勤,甚至把锦州都拿下了。
这个时候他内心是害怕的,是焦虑的。
收复失地那种梦是更不敢坐了!
直到常宇横空出世。
给了他一线曙光,不光要守成,还要收复失地。
虽然艰难,但是能看到希望。
虽然家贼未平,恶贼未灭,但他觉得快了。
我不光要做个明君,我还要做个名垂千古的守业明君,老祖宗打下来的我要守住,小祖宗丢下的我要拿回来!
这个诱惑对崇祯帝来说太大了,所以他即便知道眼下的困境有多艰难,他依然坚定的站在常宇这边。
因为,只有常宇才能让他看到希望。
“诸卿,假设此战不利,咱们最大的损失是什么?”
崇祯问了出了一个令诸阁臣意外的问题。
众臣一怔,交头接耳窃语半响,首辅李邦华才说话:“白忙活一场”。
崇祯帝嘿了一声,转过身淡淡说道:“最大损失不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