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北地区的勘探与开发,江鸿飞的远见卓识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曾经那些唱衰他、唱衰大元帝国的文官与文人,如今也纷纷转变态度,开始对江鸿飞歌功颂德。
特别是在元金决战中,岳飞等将领大败金兀术,宇文虚中率上京军民归降,金国灭亡已成定局之际,江鸿飞的声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似乎,江鸿飞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之声。
然而,对于过往的质疑与指责,江鸿飞并未选择沉默。
江鸿飞以一种高调的姿态,撰写了《开惑论》一文,以纵横家的笔法,通过虚构的春秋硕如、臻成大夫和信天主人三人的对话,阐述了自己发动伐金之战的深远考虑。
江鸿飞强调,战争决策乃国之大事,需秘密进行,出其不意,方能制胜。
当时,完颜吴乞买驾崩,却没有做好交接的工作,而且还不将他的皇位传给其子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完颜宗磐,而是将他的皇位传给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亶这个黄口小儿,关键,完颜亶刚一登上皇位,就与其养父完颜宗干等人迫不及待地对金国进行改制,致使金国内部矛盾重重,内斗不断,自相残杀,空耗国力、军力,这正是大元帝国出兵灭掉金国解决胡患的天赐良机。
可这种事,只有真正拥有战略眼光之人才能看明白。
江鸿飞还当众说:“若非朕把握时机,毅然决然地挥师北上,何来根除千年胡患之壮举?若被懦弱所绊,吾岂非昏庸无道,目光短浅,愧对后世子孙?”
江鸿飞甚至对部分文臣表示了轻蔑:“汝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洞悉东北于我大元之重要?”
江鸿飞成功击溃金国,疆域扩张三成,此等辉煌难免让他心生豪情,对那些空谈误国的文臣更添不满。
然而,此等情绪亦在情理之中,无人能懂他昔日所受之困扰与压力。
试想,若非江鸿飞意志如铁,恐怕早已被那些纸上谈兵之徒所动摇,错失伐金良机,乃至大元乃至中华之未来都将蒙尘。
而今,江鸿飞以一场辉煌的胜利,不仅让质疑者哑口无言,更彰显了自己的卓越远见与非凡胆识。
在这样的荣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