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人,为何南洋第一镇采取三标制?”
贾琏听他提问,很耐心的解释:“养兵太费钱了,再者远距离运送能力有限,依靠装备优势,一个标为主力的作战单位,野战时遭遇数倍之敌,也有把握战而胜之。总之请殿下放心,下官不敢拿陛下重托儿戏。”
生怕贾琏误会的李元,赶紧道:“孤也只是好奇。”
贾琏又道:“从指挥便利而言,三标制度更为灵活。”
走了一阵后,马车来到城门口停下,贾琏亲手开门,请李元下来后,介绍了等在此处的祁云等人。
这时候天蒙蒙亮了,城门口已经有百姓进城,被警卫拦下,绕圈子换个门进城。
李元见了忍不住问:“日常操练,也拦着百姓?”
贾琏依旧耐心解释:“日常操练,岂敢如此,今日事关殿下安全,故而如此。”
李元听了,很想说自己不用搞特殊化,但此时远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但见一队人马,队列整齐,人人装备齐整,在“快速通过”的号令下,跑步出城门。贾琏在一旁介绍:“殿下,此第一标一营一队,战时前出为先头部队,南洋地形不适合大规模骑兵展开,一镇设骑兵一营为追击力量。”
“原来如此,在京城时了解过四镇编制,每镇都有骑兵一标,通州镇甚至为骑兵镇。人皆言贾大人带兵有方,今日一见,传言不虚。”
这个真不是李元吹捧,眼前的行军的队伍,安静的只有脚步声,即便是见到贾琏等人,没有长官号令,脚下不停,快速穿过城门。
城门口观察军队出城后,李元又在贾琏的安排下,骑马先行跟随队伍一路前行。
贾琏一路耐心的介绍,何为全副武装二十里行军,这样做的目的,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往往由其机动能力决定。贾琏还举例子,以前面对北方之敌,以骑兵为主,往往以步兵为主的我军,战胜敌人却不能全歼之,敌军靠的就是机动能力逃命,所以各部才有大量骑兵编制,就是为了追击扩大战果。南洋那边的骑兵作用,更多的是野战获胜后,沿着道路快速追击,抢占要点。
战时,很多战斗就是要打敌人一个立足未稳,措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