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顿时一脸尴尬,这笑声的嘲讽意味太明显了。
好在李元在心胸方面是不错的,当即抱手:“还请先生指出孤的错。”
贾琏听到先生这个称呼,再次果断的不接受:“不敢称先生,个人浅见吧。”
“谨受教!”李元的态度,真是虚怀若谷,怎么都挑不出毛病。这人的问题,是生活环境造成的,也有脑子不知变通所致。
“春秋之时,百家争鸣,孔孟仁义之道重结果,自贡赎人的故事,殿下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琏停顿,看看李元。见他微微思索后,认真的点头,这才继续。
“秦以法家兴,又因法家亡。汉初以黄老治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独大之后呢?东汉古今之争,何故?理学重形式而轻结果,告诉读书该怎么做,不可离经叛道。王阳明格竹子,格出一个心学,讲知行合一致良知。那么请问殿下,是结果重要呢?还是形式重要?还是良知重要呢?还是说,圣贤的道理不完善呢?”
一连串的问题,李元的脑子又宕机了。很多读书人,就算将书本内容倒背如流了,现实中却四处碰壁。
李元就有点这个意思,尤其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很几乎没有遭遇过挫折。很多他犯的错,在他看来不是错。这个就很有趣了。
现实社会也一样,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我没错,要错也是别人的错,是社会的错。
每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是个读书人都知道,但有几个人会在一件事情之后进行复盘?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呢?
见李元有陷入了沉思状态,贾琏笑眯眯的走了,就是要给他找点问题好好想想。
道理其实不复杂,只要给李元讲一讲唯物主义。奈何这玩意太过惊世骇俗了,贾琏不敢摊开了说,只能一点一点的引导。
如果李元真的能接受并理解贾琏的理论,那今后说服李元在外开拓一个王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登陆点继续热火朝天,六个栈桥不断的将物资运上岸,此前海龙头盖的草屋足够成为仓库,士兵们暂时还要睡帐篷。
在他们看来,不远万里运来的物资,比人可宝贵的多了。
侨民点之外,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