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辉帝把贾琏的奏折传阅了一遍之后,众人心里明白了,这是皇帝被云南巡抚的操作闪了腰,气急败坏了。
云南巡抚的奏折,大家都是看过的,什么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什么总兵赤膊上阵,身中数创犹自酣战。
现在一看贾琏的奏折都明白了,什么跟什么嘛?
贾琏率南洋新军,走海路突袭敌酋巢穴,一日而下。短暂休整后,再次出击,一直推进到密支那。
敌酋惊惧之下暴毙,新王被迫接受城下之盟。并附合约一份。
看罢奏折的林如海拍案而起:“身为朝廷封疆大吏,不思报君恩,只知贪天之功,以臣之见,派干员查一查,有没有畏敌不前,收受贿赂,为土司遮掩之事。”遮掩什么?当然是土司反对改土归流,身为巡抚,为他们说话,讲一些地方不安,理应暂缓的话。
这次李清也站出来支持道:“林相所言极是!不仅仅是巡抚,还有总兵及三司,此辈无能,上不能报君恩,下不能安地方。必须严查到底。”
张庭恩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李清,就知道这老东西没好屁,林如海主张只查巡抚,你倒好,搞扩大化是吧?到时候是内阁的决议,锅是首辅的。
“陛下,微臣以为,不宜扩大,先派人查一查巡抚和总兵即可。”张庭恩开口挽回。
岳齐听了赶紧接过话:“陛下,微臣以为,张相所言,老成谋国,臣附议。”
岳齐为啥着急接过去呢?很简单,他是兵部尚书,这个案子查巡抚和总兵,不会得罪太多人,但他可以安排自己人去接任总兵啊。
至于潘季驯,与我无关!你们继续斗,我看着就行。心里默默的还是算了一下,三司里有没有门生故吏。
说起来云南这个地方有点特殊,还真没有几个人归于李清的旗下,所以他才要扩大打击面,反正没三司我的人。
承辉帝对于李清的想法,当然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斥责李清的意思,本就是他安排在内阁牵制张庭恩,免得一家独大的。
现在别说一家独大了,林如海和张庭恩,客观上都不是一伙的,如果没有贾琏,这俩搞不好还是对头。
至于林如海和李清之间不对付,那也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