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吧?
确实!
姑且就认为当初朱棣也是这么想的,崇祯这个杀了与后金秘密谈判的袁崇焕,又杀了自己授意私下谈判的某大臣的皇帝是不肖子孙。
可以确认,京城就是一个边境城市,所谓的蓟辽督师,管的就是燕山山脉到山海关一线的防御。
随着草原联盟的分崩离析,热河察哈尔一带的部落,都已经宣布内附,成为了京城毛纺工业的主要供应商。
最近正在与英国人谈判,引进英国的绵羊,也不知道他们从哪打听到的消息。
国内的羊种产毛量不高,但是产羊绒,英国的羊毛产量高,但羊绒不行。
设在天津的棉纺厂,用蒸汽机带动纺织机生产,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开滦煤矿投产后,不但能满足工业发展所需的优质煤,还对京城民间用煤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还有一个用煤大户是钢铁厂,京城本地倒是有煤矿,就是生产时会惊扰西山的皇陵。
所以,承辉帝一直在谋划,等开滦的煤炭产量彻底上来了,直接用影响风水龙脉的名义,给西山的煤矿都封掉。
反正他们也不怎么缴税!
为啥不缴税呢?因为能在西山开煤矿的,不是宗室就是外戚。有的是方法逃税。
回京的路上,从通州上岸时,贾琏抬头望西,远处从巨大的烟囱里钻出来的浓烟滚滚,以及进出的人家屋顶竖起的林立烟囱。
这一幕放在现代人的眼里叫做环境污染,ph25如何如何。
但是落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就是工业化,是国家强大的根基。是京城老百姓实实在在生活上的好处。
遵化铁厂官督商办后,产量远远高于官营之时,但这还不够,随着石景山皇家钢铁厂的投产,新式技术的运用,钢铁产量爆炸式增长,需要用大量的人工开矿和炼钢。
百姓有了就业机会,市面上的铁制品价格又跌了一个台阶。还有来自南洋的粮食冲击市场,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要不怎么承辉帝敢称盛世,敢叫一声承辉之治呢?
至少在京城,他看见的民生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