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他们这些重新举办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就要开始分配工作了。
如今全国上下各个岗位都缺人,应该说缺能力与岗位匹配的实干型人才。
曾经这些岗位,不是被推荐的人担任,就是工农兵大学生担任,前者能力不足,后者学识参差不齐,鱼龙混珠的也多。
能力学识都跟不上,可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运转。
怎么办?
就需要真材实料的大学生。
第一届参加高考,上大学的人虽然多,但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人,这些人一丢进去,水滴进入大海一样不起眼。
“小柔,你真想好了,准备去鹏城?”
付雨柔这边,也为工作的事忙了起来。
常美华知道付雨柔的决定后,很是感动。
觉得付雨柔为凌自寒付出太多。
鹏城是什么样的,虽然常美华没有去过,但也是知道的。
那就算一个不毛之地,凌自寒是职业需要没办法,但付雨柔完全不用过去。
按付雨柔的情况,不需要凌家帮忙,顺利留在京市都是很寻常的事。
她在发改委实习期间表现优秀,上面已经传出话来,要付雨柔过去。
这一去肯定是要被重用的。
还有外交部,觉得付雨柔不但外语好,而且口才好,善于沟通,很适合和外国人打交道。
不管是发改委还是外交部,都是好去处,付雨柔去了都能发光发热。
可是付雨柔哪个也没选,却选择去鹏城,要陪着凌自寒吃苦。
常美华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感动。
“妈,我真的想好了。”付雨柔认真答应。
她知道,常美华肯定是误会了什么。
但付雨柔表示,就这么误会着吧,挺好的。
常美华虽然感动,但还是劝:“小柔,妈不是不支持你去鹏城,但留在京市发展更好,而且自寒也不是一直被派往鹏城,过两年就回来了,你没必要过去,实在想他,就坐飞机过去看看,也挺方便的。”
常美华虽然很开心付雨柔的决定,但她做婆婆的也不能太自私了。
只想着自己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