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苟安吓得魂飞魄散时,长史杨仪赶紧劝道:
“丞相息怒,这苟安虽然不靠谱,但杀了他恐怕以后没人敢来送粮了。”
诸葛亮一听也是,于是改判苟安杖刑八十,然后放了他。
谁知苟安怀恨在心,半夜带着几个小弟投降了魏国。
司马懿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后来想了个损招,他让苟安去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位的野心。
这下子后主刘禅慌了神,连忙下诏让诸葛亮回朝。
诸葛亮接到诏书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看来又是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啊!”
话说苟安遇见了皇宫里的宦官,他开始散布关于孔明的小道消息。
他说孔明因为功劳大得没边,准备篡位成为皇帝。
宦官听后吓得赶紧跑去告诉皇帝。
后主一脸懵:“这可咋办?”
宦官建议:“把他叫回来,夺了他的兵权,看他怎么造反。”
于是,后主就下了个诏令,让孔明回家。
蒋琬站出来说:“丞相一直在外面打仗,立了不少功,为啥突然叫他回来?”
后主神秘兮兮地说:“我有秘密要和他面谈。”
使者连夜赶路,把诏令送到了祁山。
孔明接了诏令,叹了口气:“皇上还年轻,身边肯定有坏奸臣在谗言!我正想立功,为啥叫我回去?不回去就是不忠,回去又可惜了这次进攻机会。”
姜维问:“如果我们撤军,司马懿趁机追杀怎么办?”
孔明说:“我们分五路慢慢撤,今天先撤这个营,如果营里有一千人,就挖两千个灶台,明天挖三千个,后天挖四千个。每天撤军的时候,多挖几个灶台。”
杨仪好奇地问:“以前孙膑是减少灶台来赢的,为啥我们现在要增加呢?”
孔明笑道:“司马懿这家伙,用兵倒是挺溜的。他知道我退兵,肯定会追来;但又怕我埋伏,所以会在旧营里数灶。看到灶越来越多,他肯定懵圈,不知道我是真退还是假退。那我就慢慢退,再多增加灶台,让他慢慢猜去吧!”
于是下令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