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自己的一时犹豫竟然让局势恶化到了如此地步。
城中守军的士气低落,逃兵现象日益严重,再这样下去,不用皇甫嵩攻城,郿坞自己就会不攻自破。
“杨校尉,不能再犹豫了!”
一名亲信急匆匆地跑来,神色慌张地说道:
“城中的逃兵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几十上百人不见踪影,再这样下去,咱们就彻底完了呀!”
杨定又何尝不知?
他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
“这些废物!混账!胆小鬼!”
“他们难道忘了董公昔日的恩惠吗?如今竟敢如此轻易的背叛!”
亲信见状,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但他也明白,此刻不是劝慰杨定的时候,逃兵现象已经严重到无法忽视的地步,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校尉,现在不是追究逃兵责任的时候。”
亲信焦急地说道:
“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稳住军心,否则一旦城破,咱们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杨定握紧拳头,想发作却又不得。
左右思量下,他最终只能一边加强巡逻防守,严查逃亡兵士,另一边则悄悄派出使者服软,不再拖延,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执行,让皇甫嵩尽快来接收城池。
没错,杨定决定降了。
虽然没谈成镇守一方的太守,但是全额保留军队,升中郎将,而且郿坞财物任由他取用,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也算还能接受。
然而,当他的亲信将皇甫嵩口信带回后,杨定顿时变得脸色铁青。
“什么?!”
“他竟然敢变卦,不同意之前说好的条件了?!”
杨定仰天咆哮,其亲信则面露苦色。
原来,皇甫嵩在回信中明确表示,由于杨定拖延时间,意图不轨,朝廷对他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
现如今,他城中军心低落,大量逃兵都已证明郿坞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杨定若想活命,必须接受更为苛刻的投降条件:
不但守军应当全部解除武装,由朝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