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赶忙拱手:“大将军,这些人确实该杀,但是如今冀州初定,高邑城中人心惶惶,若是再大开杀戒,恐人人自危,对咱们下来的清查工作造成影响。”
眼见话题又转回了人手问题,苏曜呵呵一笑:
“冀州官吏不靠谱不要紧,算时间,咱们的援军也该到了。”
“援军?”荀攸不解。
就这时,突然门外一阵脚步声跑来:
“报告大将军!”
“城外有军队扣门,言说是京中禁卫,护送新任的新任官吏前来赴任!”
苏曜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与荀攸对视一眼,拍手道:
“瞧,这不就来嘛。”
“禁卫和京中官吏?”
荀攸顿时瞪着大眼,一脸不解的问小兵:
“可曾问清带队将领是谁?来了多少人马?”
小兵看了苏曜,见大将军点头,回禀道:
“来人自称锦衣卫中郎将王凌,带八百骑前来,护送新科状元戏志才,榜眼法正,探花周宇等科举新贵及都察院与审计司属官,说是奉大将军命,前来冀州处理战后事宜。”
嘶——
荀攸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大将军竟早早谋划,从京城搬来了如此强大的助力。
“我就说这些才子怎么通过考核后多在公车署待诏,原来大将军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啊!”
“没错。”
苏曜哈哈一笑:
“这些科举士子便是我敢向当地世家动刀的底气。”
“我就是要通过此举明白的告诉他们,想要保住地位,那就老实配合。否则的话,你不干,那有的是人干。”
“大将军深谋远虑也。”
荀攸目光闪动,心中是又敬又怕。
大将军通过这科举制收天下人心,往后世家大族想要通过垄断地方来蒙蔽朝廷,要挟长官怕是越来越难了:
“不过这些新科士子虽然才学出众,但毕竟初来乍到,对冀州的复杂局势了解有限,在工作过程中,还需有经验丰富之人从旁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