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二年六月,江宁恢复,大赏赐各军,下诏嘉奖僧格林沁转战功劳,加一贝勒。”
“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也损失惨重。”
“同治四年5月,捻军数万再次进入山东,驰抵菏泽西北的高楼寨地区。”
“僧格林沁被捻军引诱至山东曹州高楼寨,分兵三路进击,清军进入设伏地域,捻军伏兵突起,马、步并进,亦分三路向敌突击,僧格林沁被包围。”
“僧格林沁于5月18日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僧格林沁突围时受伤落马,藏在麦田里,被捻军张皮绠斩杀,终年五十五岁。”
“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朝臣文士纷纷作诗悼念。”
“消息传回朝廷,同治帝命侍卫驰驿迎接灵柩到京城,奉上两宫皇太后亲自祭奠,赐给金丧葬,忠祠祭祀昭,在成功地将建专祠,配享太庙,谧号忠,图形于紫光阁。”
“同治七年,捻军被平,派遣官员赐祭一坛。”
“光绪十五年,皇太后还政,命令在京城安定门内建专祠,祠为显忠。”
“儿子伯彦讷谟羊祜继承亲王爵位,赏其孙那尔苏贝勒,第二个孙子温都苏封辅国公。”
李白:僧格林沁遇难的噩耗传来,慈安、慈禧太后两宫震悼,下诏厚葬、褒赠并从优抚恤他的家属。
同时,两宫太后又严令山东、安徽等地的官员严密缉拿杀害僧格林沁的凶手,一旦抓捕,即刻明正典刑。
斩杀僧格林沁的张皮绠,不久便离开捻军返回老家安徽省涡阳县张楼村,用抢劫的银两在当地置办田宅,娶妻生子。
稍后又开设作坊,靠酿酒、贩粮、卖油为生,生活相当不错。
张皮绠知道清廷正在严拿杀害僧格林沁的凶手,所以,从来不敢跟人讲起,直到同治十二年。
当时,僧格林沁遇难已有八年,但山东巡抚丁宝桢依旧寻找凶手,并派出暗探在淮北一带刺探情报。
刚巧有暗探潜入张楼村,在酒坊中听到张皮绠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