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想到此次北征乌桓,正好可以用黄须儿试一试,满足其为将愿望。于是决定以曹彰为将。黄须儿即曹彰,因其须黄,故曹操称其为黄须儿。
曹操正式任命鄢陵侯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命其率军北征代郡乌桓。曹彰接到任命大喜,终于可完成少时梦想,像卫青、霍去病那样驰骋大漠,驱逐戎狄,建功立业。
曹操又以夏侯渊的从子、黄门侍郎夏侯尚为曹彰参军,又以夏侯尚从弟夏侯儒为曹彰的骁骑将军司马,命兄弟二人一同辅佐曹彰北征。夏侯尚,字伯仁;夏侯儒,字俊林。
魏太子曹丕听说弟弟曹彰率军北征,于是写信告诫曹彰,派人给曹彰府中送去。
曹彰接到兄长曹丕的信,拆开观看,只见信中说:“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征南即征南将军曹仁,曹仁领兵一向严整法令,常置科律于左右。曹丕提醒曹彰要向曹仁学习,为将当有法度。
田豫由弋阳赶到了邺城,拜见了曹操、曹彰,此时曹彰的军马粮草已经准备完毕。
曹彰率军从邺城出发。临行前,曹操再次告诫曹彰道:“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曹彰称诺。
曹彰与田豫、夏侯尚、夏侯儒等率军一路北上,往代郡而行。
曹彰走后不久,曹操属下右将军、广昌亭侯乐进去世。乐进是曹操初起兵时便追随征讨的将领,曹操很悲痛,给其谥号为威侯,以乐进之子乐綝嗣爵。
不久后,曹操另一个儿子郿侯曹整也因病去世,曹操闻讯更为难过。
曹操诸子当时皆封县侯,包括最小的幼子曹干,时年只有三岁,也被封为县侯。诸子中唯独曹茂只封亭侯,因品性最劣,为曹操所不喜。此时曹操已年迈,曹整的去世,很是触动,于是也晋封曹茂为平舆县侯。
六月,曹操深感年老,开始为自己选定陵墓地址。一日,曹操到达邺城外的西门豹祠,见其西原地势较高,风水俱佳,曹操平生向来仰慕西门豹,便决定自己百年后葬于此处。
曹操遂下令在此营造陵墓,以高台为基,不封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