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人梁章钜则从其能够体察民间疾苦,能够延缓徭役、将奴仆恢复民籍、重视儒家礼教的为政上,认为曹芳是一位能施行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的君主。”
“同时曹芳在个人品行方面具有争议,西晋时成书的《三国志》中记载其成年后亲近小人、贪图玩乐,太后下诏废除其帝位时还提及其不亲自处理朝政,反而沉溺女色、终日放纵嬉戏,以至做出败坏人伦的事,因而废除其皇帝位。”
“而不久后曹魏正元二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因反对司马师专权而起兵讨伐司马师,在发布的檄文中他们却认为曹芳机敏明智,”
“且德行上并没有不对的地方,并且提到司马懿也认为曹芳能够胜任皇帝的重任。”
在曹芳看来,自己是明皇帝子嗣,不应当受人操控。所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越发渴望摆脱控制,夺回大权。
苏轼:于是,在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联络夏侯玄,想要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
大臣的权力不足,那就联络皇帝。就这样,曹芳第一次和大臣合作。
曹芳作为幕后支持者,一直在推动这件事。而李丰也很努力,试图铲除司马家势力。但可惜,计划败露,李丰、夏侯玄等人被司马师诛杀,并灭三族。
前面也说了,司马师更狠,他的狠在这里就能看出来。在年少的时候,司马师、何晏、夏侯玄三人齐名,关系非常亲近。但是,在高平陵之变中,何晏被杀。在李丰一事中,夏侯玄被杀。
前者是司马懿下手,司马师没有求情;后者是司马师下手,他也没有顾及往昔情面。抛弃一切个人情感,只为了司马家的利益,司马师这个人,是个纯粹的政治机器。对他而言,一切的一切,都为了司马家的利益。
司马师这个人,继承了司马懿的智谋,以及最关键的谨慎。曹芳虽然居于幕后,但司马师也知道,李丰敢这么做,必定是有人撑腰。朝中找不到人,那就只能是皇上了。
因此,这件事情发生后,司马师也提高了警惕,不再将曹芳看成傀儡,而是一个对手。曹芳本就劣势,是靠着司马师的大意,才有机会出手,现在司马师注意到他了,他又怎么能翻盘呢?
虽然这样,但曹芳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