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翼的请求没有被朝廷批准。嘉平六年二月,将要举行册封贵人的大典。”
“李丰等人打算乘皇帝曹芳亲临殿堂前的平台,各宫门都有士兵把守之时,杀掉司马师,由夏侯玄取代他担任大将军,由张缉担任骠骑将军。”
“李丰将此事秘密告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称他们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司马师多次说要治他们的罪。”
“苏铄等人都答应协助李丰。李丰又将此事告知了张缉,张缉派儿子张邈与李丰一起起事。”
“李丰让儿子李韬将此事告知夏侯玄,夏侯玄只说知道了,但没有告发他们。”
“司马师暗中得知了李丰等人的密谋,骗李丰来见,并用刀把上的铁环锤死了李丰,”
“把尸体交给廷尉钟毓,接着又逮捕了夏侯玄、李韬和张缉等人,都送交廷尉审理。”
“入狱后,夏侯玄不肯招供,钟毓便亲自审理。”
“夏侯玄坚称自己无罪,称若是要定自己的罪,就由钟毓自己来写。”
“钟毓认为夏侯玄是名士,志节清高,不可屈服,但案子要了结,于是连夜为他写了供状,使与所查察之事相符合,然后流着眼泪给夏侯玄看;”
“夏侯玄看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已。供状上称,李丰等人密谋在册封大典之际诛杀司马师,并要挟持天子。”
“还阴谋商定以夏侯玄为大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夏侯玄和张缉都知道这个阴谋。”
“嘉平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皇帝曹芳下诏书称,赦免齐长公主的三个儿子死罪,其余夏侯玄、李丰、张缉等人都被灭三族。”
“夏侯玄气量宽宏,直到临刑前仍然脸不变色,最后泰然受戮,终年四十六岁。”
“正元年间,魏高贵乡公曹髦下诏追封功臣的后人,封夏侯尚的从孙夏侯本为昌陵亭侯,食邑三百户,作为夏侯尚的后人延续。”
苏轼:从曹操时代就有这样的安排了,出外打仗的士兵家属都是居住在洛阳的,也防止士兵在战争中随意投降,至少有个家属牵制,士兵不会轻易背叛国家。
征西将军的任务是防备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