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放到现在也是一样的。
尤其是辛屈他还在幕后推动变化。
“商盟”,就是辛屈用来兜底的利器。
用商业,挑动奴隶贸易,只要地方贵族想要奢侈过日子,总会开战的。
战争打到最后,自然就会催生社会变革。
两周八百年,便是从周公伊始,在前人的跟脚上迭代,最终统一了思潮,彻底打造出一统的秦汉两朝。
周公的德,春秋的义,战国的法,秦朝的合,汉武的谶纬,最终一步步推进到“道德”的确立。
辛屈虽然没办法完全复刻,但提前完善一定程度的思想概念,然后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等之后中国改朝换代个几次,世人就会明白这些的用意。
总之,谋天下,就得明牌开打,堂堂正正。
至于这玩意儿是不是会拖累后人?
屁话,现在遍地野蛮。
辛屈整理出来的东西,都是经过后世几千年验证的精华,怎么说都是先进的。
不管是废止了大规模人殉,还是发展技术,军功爵,辛屈相信,只要交流够多,有了完整的蛇头与骨架,兼并起来才快。
为什么古代要强调尊卑。
不仅仅是因为方便统治,更是因为这样能快速定位这个国家属于哪个阶级。
只要干掉这个阶级,或者与这个阶级合作,你就能快速夺取政权与完成兼并。
这就是军功爵大规模推行之后,辛屈并不担心他们快速壮大威胁自己的原因。
都是一路货色,辛屈还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总有一款适合明确诞生的阶级。
总之呢,辛屈在发力。
结束春耕之后,辛屈在昌平,发起了一场动员。
一场关于接下来三个月的生产大会战。
经历春耕,辛屈总算是将国中的奴隶都安排到位了,现在官府的奴隶,只剩下六千老弱,专门负责全国各地的城市扫洒,其余奴隶都去了该去的地方。
有的在矿山挖煤挖铁,有的在河道清淤筑坝,还有的则是被分下去,交给了伤残退役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