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经过五年多的苏化改造,东德已经呈现明显的苏氏风格,从报纸可见一斑。
    浪费主义横行,一点不知道珍惜纸张和油墨,为了排版的美观,六七成的内容只有装饰意义,并无阅读价值,不过抱着乐观的想法,倒是可以涂黑影响智力的那部份内容,保留重复率高的单词,交给冼玉珍学习德文。
    嗯,仅仅是想法,浪费的墨水和时间不如给冼玉珍请一个人形复读机。
    跳过毫无意义的内容,冼耀文阅读值得一看的内容。
    战后,美国在将德国打造成农业国的“摩根索方案”和相对温和的“史汀生方案”之间纠结,讨论了两年时间,纠结在1947年初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后宣告结束,美国决心复兴西欧以遏制苏联,为此不惜放弃德国东部,一心扶植西部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引擎。
    西德有了马歇尔计划所带来的援助,战后经济重建进入快车道。
    而苏联却纠结于尽可能多地获得胜利品和战争赔偿,还是尽量将德国人争取到自己阵营,哪怕德国已经分为东西德,苏联对东德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态度,继续秉承以获得实际利益为先的原则,但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德国人的拉拢。
    苏联初始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德国,退而求其次是允许建立一个完全中立的德国,底线是将已经占领的部分变成一个受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显然,现实仅容许苏联守住底线。
    尽管苏联对东德的态度是“拿来吧”,但对西德人画饼的工作热情却是非常高昂,西柏林找不到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非常向往苏式“多干少干,干或不干”照样拿工资的环境,有不少投入东德的怀抱。
    说白了,西德前往东德的人,大多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而是需要国家养活的负担。
    同样,美国也在向东德人画饼,或许是画饼技术比较好,东德往西德跑的人主要以技术人员和壮劳力为主,他们追求多劳多得的环境,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此反差,西德在创造力方面会优于东德,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如若不然,东德也不会被逼无奈立起柏林墙,什么反法西斯防卫墙的宣传不过是掩耳盗铃的遮羞布罢了。
    柏林墙立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逆徒别祸害你师姐,下山娶媳妇吧我在异界种田封神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道界天下开局破北莽,我能召唤华夏英烈诡三国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重回我爸妈的高中时代吞噬九重天悟性逆天:我在万界顿悟无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