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出什么乱子,也就没有人去关心姚先知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了。
    百姓依旧像太平盛世似的该议政就议政,该做买卖做买卖,有些大商贾还仗着和董家的关系恢复了些北边的生意,外面看来,金陵城里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景象。
    收了元宵节的花灯,很快就迎来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
    北方这个时候还有些冷,要到了三月三女儿节踏青的人才多起来,可在南方,爱美的妇人都开始换上春裳簪了鲜花准备踏青了。
    就在这个是时候,李谦从京城回到了金陵城。
    一帮子朝臣全都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各找各的师尊或是同门拿主意。
    左以明以不变应万变,通知朝臣按惯例上朝。众人这才像有了主心骨似的,在李谦回到金陵城的第二天一大早,都按品着装,进宫议政。
    谁知道李谦站在空无一人的龙椅下面第一件事就议处置简王的事,补办手续。
    吏部、礼部、大理司没有一个人有异议,当朝就在各种公文上盖了章,送达各县州府。
    李谦的第二件事议的是征战闽南之事。
    朝中大臣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很快就通过了。
    李谦亲任了大将军,清点校尉,整装待发。
    出发的那天,夹道全是看热闹的百姓,大家都还在议论,说临潼王连鞑子都给打走了,区区靖海侯府,根本不值一提。好像李谦是去郊游而非打仗去的。
    出了城,谢元希忍不住策马走到了李谦身边和他低语:“看来刘荧这孩子做得不错。”
    很多的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都是刘荧的人传播的。
    “这办法倒很有效。”李谦含笑道,“得跟柳先生说一声,以后得注意金陵城中都议论了些什么。”
    这次出征,柳篱没有跟着他南下。因为慎哥儿还和卫属在苏浙“巢匪”,他把柳篱留下来“照看”慎哥儿,帮着左以明管理金陵城。
    谢元希笑着应诺。
    二月中旬,福建那边就传来消息,赵玺带着顾朝、金海涛等臣子福州城里设立行宫,暂时落脚福建,封了赵啸为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并且重组了内阁。
    天下一片哗然。
    留在金陵城里的文武百官更是惶惶不知所措,还有当年跟随赵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克系执法官财戒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大雪满龙刀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凰命:我的官场人生十年恩怨十年剑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