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自己屯兵风月关,又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金国援兵挡在关外。
孙立熟悉此间地形,他提醒北边有小道通往涉县,建议派少量人沿小道追击,但武松以不宜分兵为由所拒。
好不容易与宋江兵力相当,武松这时候哪敢分兵走小道?当即率兵进入南谷继追击。
南谷只有数十里,急行军一日就可出谷,但盛夏白昼的太阳毒辣,两军又已经拉扯了三日,双方将士体力都受到影响。
所以当天正午,两军都在谷中找到树荫,一边补水一边休息,
前军宋江休息处,这厮一脸惬意坐在树下,完全没有战败的沮丧。
不一会,吴用一手执羽扇,一手拿着水囊,在他旁边坐下。
“武松还在追,距离我们不足三里,晚些再败上一场,他就彻底落入陷阱。”
“到底是一群莽夫,哪里是军师的对手,骄兵计、连环计他们根本不不懂”
“我们尽力拖延,给秦明、索超他们多争取时间,要从南谷再绕行北谷去断后,现在天气如此炎热,两天时间日夜赶路,我将士们怕受不住,不行就退至涉县?”
“那不行,我们只能尽量拖延,但南谷的谷口不能让,山北边有好几条小道,要是武松分兵从小道逃走,秦明未必能在后方封住,所以必须把他们困在南谷。”
两人休息期间,还在就计策如何执行,作最后的讨论。
原来从五月二十撤兵开始,吴用就想到以骄兵之计为饵,再辅以连环计破敌之策,他提前让秦明带半数人马,昼夜兼程先回涉县再从北谷绕后,将武松的主力犹南谷困住。
北谷是一条折线,类似等腰三角形的腰,而南谷是三角形的底,秦明等于要走三個南谷,对按时赶到有巨大考验。
不过,前段是漳河支流涉水河谷,不但水源充足还时有凉风拂面,能缓解行军的一些疲劳,后半段则是两山间的谷底,有村庄、有大路方便行军,只是路程上增加了两倍。
如果宋江能稍微拖延,秦明就能绕到后方堵路。
当然,如果武松不上当也不追,宋江就直接退回涉县待援,先走秦明也直接从北谷折回,但晋军众将都没忍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