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潜善铿锵对曰:“宋太尉出身草莽,如今已成国家栋梁,那方腊此时穷途末路,若是遣人去招安,这样既解决了东南之患,还成为陛下一大臂助。”
“妙哉,妙哉!”
赵构忍不住抚掌而起,黄潜善又进一步谏言:“宋太尉乃励志典范,臣以为陛下以他为使,必能说服方腊为国所用。”
“黄相此言甚善,臣附议。”
“臣也附议。”
汪伯彦此时站出来,是和黄潜善昨夜商量好,张俊则是担心北伐主将,会被皇帝授意给宋江,哪样燕王就成人家囊中物,便携私心附和支走宋江。
宋江此时反应过来,敢情黄潜善在给自己挖坑?
他本来没争大将之意,只希望参与其中混个功劳,于是拱手向赵构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但此去招安不知归期,御营中军需要有人主事,北伐在即,臣怕他人力有不逮”
“宋太尉不必担心,请问你归京这段时间,御营中军该是吴用统领?”
“没错,汪相的意思”
“听闻吴用乃颇能用兵,也是原梁山核心成员之一,让他帮你继续统领中军,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汪伯彦一脸期待看着宋江,好像在说:你大可以放心去招安,没人夺你的御营中军。
宋江细细一想,收复河北不会一蹴而就,让其余几路先去啃硬骨头,自己晚点再去收捡胜利果实,似乎对御营中军更合适。
再者,黄潜善虽不怀好意,但招安方腊好处多多。
方腊出身贼寇、朝中无人,而自己是他可寻求的唯一靠山,说不定他还得喊自己一声恩相。
宋江记得方腊麾下猛将如云,自己的梁山兄弟已经所剩无几,正好借收复方腊弥补实力。
方腊不降?
不会的。
他已起伏两次,知道自己上限,再不找好退路,将死无葬身地。
王爵可诱惑在朝将领,谁说不能诱惑方腊?
我也是贼首出身,没有人比我更懂贼首。
江南路途遥远,你们想支开我?
不存在的。
我有戴宗同路,来回又能耽搁几天?
等我把方腊纳入麾下,这燕王未必不能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