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还担心家中粮食过多?”马秀英很是不解,当即问道。
朱标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今年秋收得粮高出往年十数倍,正也就意味着今年的粮价最起码要比往年下降的三五倍。”
“农户辛苦耕种一年,到头来却发现手中的粮食卖不出价格,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言至于此,朱标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有些糊涂。
先前下令建造凤阳三司中的兴农司之时,朱标只想着尽快提高大明的粮食产量。
当时的朱标也和老朱一个想法,不希望大明的百姓再有饿死之人。
所以当时的朱标不遗余力,将自己在后世所学所知尽数告知兴农司,数年之后这才有了粮产增加十数倍的高产种子。
可前些日子,朱标这才意识到。
粮产猛增所带来的,并非只有好的结果。
更不是像后世那些网络小说一般,粮产增多,整个朝廷便再无忧患。
相反!
如今粮食产量增多,已超过大明现有的人口所需,因此粮价也必然暴跌。
短时间内,百姓的确不会再为吃饱肚子的问题发愁。
短时间内,百姓也的确愿意多生孩子,为大明增加人口。
可随着粮价暴跌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
且不说百姓得以温饱之后,还需另找他法,让百姓消耗精力。
单就是见粮价暴跌,百姓立即便会轻视农桑,不愿耕种。
再加上大明户籍制度极其严格,农户想要另谋出路,乃是悖法之举。
接下来大明要面对的,乃是比北元强敌更加棘手的内政问题。
“娘,眼下见粮价暴跌,百姓有怨。此事很快便能安定下来。”
“只不过接下来儿子还要让百姓重视农事,不能因今年粮价下降,农户便不再耕种。”
“所以,粮产增加虽是好事,可亟待朝廷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见朱标说完,早早便等在门口的太监刘保儿这才缓步走入殿内,小心回道:“启禀陛下,姚大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