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再来说说春秋时期宋襄公泓水之战时的‘仁义’之败吧。那宋襄公,本也是有着一腔抱负,可就是在这泓水之战上,却犯下了大错,落得个凄惨的结局啊。”
易华伟微微皱眉:“当时楚军前来进犯,宋襄公率领宋军在泓水岸边严阵以待。楚军呢,要渡过泓水来与宋军交战,就在楚军渡河之时,那河水湍急,楚军士兵们艰难地在水中前行,队伍混乱不堪,宋襄公的臣子们皆是久经沙场之人,一眼便看出这是绝佳的出击时机,纷纷向宋襄公进言,恳请他即刻下令进攻。”
赵统听得眉头紧皱:“那宋襄公为何不听呢?这可是天赐良机呀,若此时出击,说不定就能大败楚军,保宋国安宁了。”
易华伟轻轻叹了口气:“殿下,这宋襄公啊,心中有着自己所秉持的‘仁义’之道,他觉得趁敌军渡河之时进攻,有违君子所为,有失仁义,非要等楚军全部渡河,并且列阵完毕,摆好了交战的架势,才肯下令进攻呢。”
说到此处,易华伟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可他却未曾考虑到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楚军本就人多势众,待他们全部渡河列阵后,气势正盛,宋军又哪是对手啊。结果这一战,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在混战中身负重伤,没过多久便含恨去世了。而宋国呢,经此一役,国力大损,百姓们也陷入了战乱之苦,流离失所,家园被毁,往日的安宁不复存在。”
赵统皱着眉头,一脸沉思的模样,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丞相大人,那宋襄公此举,虽是秉持着心中的道义,可确实有些迂腐了,战争本就是残酷之事,若一味地讲究仁义,那又如何能取胜呢。”
“殿下说得极是,这便是老臣要跟您强调的,为官也好,掌兵也罢,都需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抉择,不可被一些片面的品德观念束缚住手脚啊。”
易华伟目光赞许地看着赵统,语重心长地说道: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若是因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仁义之名,而错失了良机,那带来的后果便是灾难性的呀,不仅关乎着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