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本是关押重犯、审讯要案的地方,如今却充满了腐败与黑暗。犯人们在狱中饱受折磨,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却可以通过贿赂逃脱惩罚。权力的腐臭从中枢蔓延至地方。
山西巡抚吕坤在私信中哀叹:“州县官如市侩,刑名钱粮皆可易。”
地方上,官员们贪污成风,司法公正被肆意践踏,百姓们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
而鸭绿江畔,硝烟弥漫,战火从未真正熄灭。日本丰臣秀吉野心勃勃,再度发兵十四万侵朝。明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宗主地位,不得不重启抗倭援朝之役。
兵部职方司的塘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份都触目惊心。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明军先锋查大受部在蔚山与日军遭遇。日军凭借先进的火器,对明军发动猛烈的火攻。查大受部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损三千精锐。
六月,水师总兵陈璘率领的八十艘战船在海上遭遇飓风,最终沉没海底。此次灾难不仅使明军损失了大量战船,还损失了军粮十万石。
军粮,是军队的生命线,如此巨大的损失,给明军的后勤补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场持续五年的战争,如同一个无底洞,已耗尽太仓银库。
户部尚书杨俊民忧心忡忡地奏称,单是万历二十五年,军费支出即达白银二百八十万两,占全年财政收入的 58。巨额的军费开支,使得明朝的财政陷入了困境。为了筹集军饷,朝廷不得不增加赋税,百姓们的负担越来越重。
军事系统的溃烂更是令人胆寒。辽东总兵李如松英勇善战,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却不幸战死。他战死后,其弟李如梅为了获得辽东总兵官的职位,竟以五万两贿赂兵部。
在明朝的军事体系中,官职的任免本应依据将领的才能和战功,但如今却被金钱所左右。驻守武昌的楚王卫所,兵册上记载的兵员有一万二千之多,然而实际仅存老弱三千。空饷被湖广巡抚支可大与镇守太监张晔瓜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克扣士兵的军饷,导致士兵们生活困苦,战斗力低下。
在陕西,固原总兵麻贵为了弥补军饷不足,竟纵容士兵劫掠商队,还美其名曰“借饷于民”。士兵们在麻贵的纵容下,肆意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