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雄踞华北平原北端,燕山山脉仿若张开的弓臂,将西北紧紧环抱;太行余脉蜿蜒伸展至西南,造就了绝佳的“背山面原”之势。永定河与潮白河双水环流东南,冲积出广袤肥沃的平原。
每至十一月,朔风自居庸关缺口长驱直入,携着昌平沙丘的细尘,为整座城蒙上一层灰黄的雾霭。
此时,西山晴雪初现,山顶那一抹白痕与城内的青瓦相互映衬,冷暖色调交织,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城郭架构独特,三重方城层层嵌套。中心的紫禁城朱墙金顶,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更显庄严肃穆;外围的皇城将太庙社稷揽入怀中;内城九门拱卫着街市,之后又南扩外城,以容纳四方商民。
从正阳门至钟鼓楼的中轴线纵贯全城,官署、坛庙依循礼制对称分布。护城河的冰层在十一月渐厚,凿冰人沿着安定门至东直门的河段忙碌作业,一块块冰砖被整齐堆垒成垛,待夏日时用于窖藏。
城中功能分区明确,紫禁城作为中枢,前三殿后三宫,黄琉璃瓦覆雪,恰似金镶玉,庄重而华丽。千步廊两侧,六部衙门青砖肃立,每日辰时,官员们乘轿骑马赶来,呵出的气瞬间成霜,开启一天的政务。
正阳门外的大棚栏是商业区,店铺鳞次栉比,招幌在寒风中不住翻卷。绸缎庄清晨卸下厚重棉帘,铜制暖炉已在柜台生起袅袅青烟。
居住坊巷各有不同景象。
内城东西两侧,四合院群落布局规整,屋脊兽头上挂着晶莹冰棱,平民大杂院则煤烟低垂,充满烟火气息。外城一带窝棚密布,苇箔墙的透风处糊着旧布,艰难维持着居住者的温暖。
通惠河码头漕船半冻在河中,脚夫们裹着羊皮袄,扛着粮食小心翼翼走过跳板,保障着物资运输;崇文门税关前,一片忙碌。
京城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七条官道向四方辐射。
西北出居庸关可通宣府,东北能达山海关,正东至通州运河,西南连保定。到了每年的冬季,官道冻土开始硬化,骡马车队一日可行百里。
城内三十六条主街呈棋盘格局分布,崇文门内大街的石板路结着薄霜,独轮车辙印交错纵横。
隆冬时节,日均气温降至冰点,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