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毫不隐瞒,直接将话挑得很明朗,是想以收徒为名再次托孤给白云子。
白云子也久闻青云剑客的江湖声望,又感佩他受人托孤,行忠义之事便一口答应了。
只因来追杀之人已经离得不远,得知白云子有伤在身,张传灵机一动要行金蝉脱壳之计,快速脱下了龙儿的外衫套在一个稻草人上,留下了一个包裹和唯一一句关于孩子身世的话后便抱着稻草人离开了,他是要以自身为饵引开追杀之人。
白云子因伤未愈无法相助张传御敌,便将哇哇大哭的龙儿藏在草药框里背回了终南山。
第二天便带着他飘然离去,上了衡山一住就是九年,还给他取了名就叫一个“潜”字,意寓为龙翔潜底。
这些年为了不影响龙潜修道练功,即便他问起,白云子也一直未透露一句,并且当时的邂逅并未见到龙潜的义母和义妹,所以白云子对其身世所知极少。
后来白云子逐渐恢复了部分功力,也曾下山查找张传的消息。
哪知终南山一别之后便失去了他的踪迹,也不知是否逃脱了追杀,甚至连何人追杀、追杀的起由等皆无处查询,就仿佛世间从没有过此人一般。
白云子的大徒弟姚火师早就出师下山数年了,受白云子嘱托闯荡江湖时也在留意此事,倒是曾经来信说有传闻张传最后是消失在了河北道,但时间久远也无从查证,所以龙潜的身世还真的成了谜。
白云子事后曾很遗憾地说,当时他伤重难以聚集内力,无法向张传提供帮助,且急匆匆的,连第一次托孤的人是谁,杀手是何人都没时间追问,以致于龙潜至今都对身世抱憾,不过看样子张传好像也不甚清楚的样子。
在信中白云子还写道:“吾将汝收入门下悉心培养终不负所托,亦不负当年曾在太湖之上,得乃父一剑之德而助吾解除困厄之义——此事吾恐乃父也未必记得——有关汝拜入吾门下之经过便是如此,彼时应是事态紧急,汝父留下一言便即离去”
义父还曾经在太湖上救助过师父吗,这个事情倒从未听师父提到过,龙潜有些惊讶世间缘法之奥妙。
围绕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