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无忧子也在交谈中惊讶对方悟道之深竟不亚于自己,道门中人悟道不分先后,所以他并不介怀对方年纪轻轻便着法服,于是四人便在房中倾心接纳。
龙潜因眼不见物无法分辨对方的职级,更不可能开口询问,但料想这无忧子是一观之主,道箓肯定不低,只是不知对方来访目的只能一再谦卑着客套。
耳听从门外不断传来各种巴结和崇拜的敬仰之声,龙潜心想,这无忧子应在本地影响力颇大,因为自他进门以来,包括店家、小二以及一些本地的住客都闻讯赶来,都在门外候着不肯离去,只要房中说话声暂停便都见缝插针地跟他寒暄几句。
无忧子很是谦逊,有人寒暄也都一一回敬。
房里的谈话不时被打断,无忧子见状站起身,邀请天霄子移驾问心观,宣称已经多年未有高功进观论道,要略尽地主之谊,务必请天霄子到观中一叙。
说到:“鄙观就在城西半坡上,离客栈不远,与观中道人一叙必不耽误天霄子的俗事。更何况道门本一家,咱们将修行中所悟之道与众共飨岂不是美事一桩?”
天霄子本来还想以有事未办妥婉言谢绝,听无忧子说话心中一动,因为自下山以来还未去别的道观参拜过,于悟道之途多听听其他高功的见解也是好的,并且那三人一再诚恳邀请,又顾念着对方也是道门中人,心想既然离得不远往返必不太费时,便答应跟随而去。
店家娘子将熬好的药汁抬来,无忧子竟然亲自端药碗递来,慌得龙潜再拜一饮而尽。
无忧子的师弟搀扶着天霄子走出客栈,门口早有一辆马车在候着了。那三人出门时还非常细心地叫店小二将天霄子的药包和药膏也带上了。
天霄子艺高人胆大又抱着虚静守柔的道心,无心计较对方早就预备好的这一切,坦然受之。
果然道教在大唐盛极一时,那问心观规模虽然不大,也有百余人在观中修行,马车快到观门口时观中的监院早率都管、总理、巡照、纠察、客寮的首领执事及十余名有司职的弟子出观恭迎,这般盛情重礼弄得天霄子心中不安,连忙下车与众人一一见礼。
进得观来,众人都在监院的带领下,在大殿供奉的太清道德天尊像前大礼参拜,接着又来到律堂各自盘膝坐下,这时知客敲响了钟板。